目前分類:單車生活 (1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買了khs的協力車後,大家都在看好戲,會不會又是阿秀另一個衝動的敗家呢?
其實我也一直在懷疑這件事。這麼貴、又長又佔位置,平常又不常騎...。
不過這一次的溪頭-杉林溪騎乘後,這樣子的疑慮大概就可以消除了。
我們倆個慢慢的(加上休息很多次後)也可以騎得上去。

兩個人一起騎的好處呢?至少拍照比較會想到一起拍。

因為時間(還有體力啦)的關係,這次就只騎到十二生肖的雞,
(溪頭往杉林溪的前半段,約半公里多就會有這樣子標示)
雖然半途而廢,但也找到下次再來騎乘的理由了!

這幾張照片跟騎車無關,告訴大家公司配給你手機,是要讓你連休假也不得安寧。
以及來溪頭玩最好可以住上一晚,一大早去作森林浴,人少空氣又超好的。

ashowh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我的單車上總會放台小相機,騎車的時候如果想起來會拿出來按幾張。
要小台、便宜,而且畫質又要好,現在真的只有底片的了。
但是拍著拍著常忘了有捲底片還沒拍完,拍著拍著好像從冬天初就又快到到冬天底了。
時間真是快!才剛看著草莓種下去,現在又是草莓季一陣子了。


從搬到台中後,就計劃著騎車回家。
可是近的路(苗栗--銅鑼--三義--后里--豐原--潭子--台中)人多車也多。
最後規劃了一條繞遠路的回家路(苗栗--公館--大湖--卓蘭--東勢--石岡--豐原--潭子--台中),
除了苗栗到卓蘭這一段車很少外,還可以順便騎騎東勢到豐原的「東豐自行車道」,
開始公館的農田景觀就已經不錯了,而這張是進入大湖的汶水老街,人車果如預期的少。


離開苗栗的東豐自行車道也很好。
不過是到了鯉魚潭水庫,因為出乎意料的的漂亮,才讓這段返家路更加完美。

因為太漂亮而逗留過久,本來計劃傍晚時至少可以騎到豐原,怎知到了卓蘭下坡時天就已暗了。
不過一切美好的事(好天氣、好路況、好風景)聚集,晚一點回家仍然值得。
這是我最漂亮的返家路。

ashowh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開始有興趣騎車後,總會想影響家人一起出去騎騎車,不過很多人一定會遇到跟我一樣的困擾:
小孩只能騎一下子;而太太抱怨你騎太快。當然最好的方法是「協力車」,可是太大台而且沒變速。
後來從網路上找到終極解決辦法:「KHS的27段變速折疊協力車T20」。


上週我們家訂的T20已到了,乘著週六的好天氣,載著T20以及另一台小折到中興大學試騎。
單車可以折疊對住在都市大樓裡的人真的好方便,我的車只要將第三排座椅往前推就放得下了。


T20最討厭的地方是折疊時要先折大鍊條,所以事後還要再裝回去。
不過車子這麼長,我也想不出有什麼好辦法,但是鍊條不難折裝就是了。


開始首航,我女兒可是超興奮的呢!

有了這台車,初期的計劃是跟我太太去騎騎開車可到的東豐自行車道、日月潭環潭等,
中期的計劃大概是坐火車去騎花東、墾丁吧!
如果熱情還有繼續的話,那麼不一定琉球、北海道、夏威夷這些地方都會有我們這台車的蹤跡哦!

ashowh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11月1日由苗栗縣政府跟中國時報共同主辦的仙山挑戰賽,同事們都戲稱它為「旺旺盃」,
老實說,總覺得現在的中時報系動不動就是要唱旺台灣,台灣加油等等,小小的覺得很刻意,
當然這次單純的單車活動也不例外,還是在上面硬加上了「旺馬奔騰,台灣加油...」,
騎車的同事們這次幾乎都沒有參加,不過我可不管這麼多了,
叫旺旺盃也好,肉腳盃也好,反正我這次可是勢在必得!
勢在必得什麼?當然是我的第一面「完賽將牌」啊!
不過這麼有信心,完全是這次好像有點太簡單了。
七個小時完賽,講難聽點,只要不出車禍,牽著上仙山都能完賽。
第一張照片就是仙山有名的雲洞宮了,雖然完賽很容易,但一路上仙山仍然算是很徒的。



好像住得愈近的人愈容易遲到,不過剛好可以在出口拍剛要出發時的盛況。
好吧!算是有點「旺馬奔騰」的感覺了!




先走一段經國綠園道,再左轉上新東橋,過橋就是公館鄉,而且馬上就是開始一路上坡了。



一路到仙上,大部分都是上坡,大家的距離也愈拉愈遠,
從此後我照片裡的人就愈來愈少,唉!看來我永遠都會是在後段班的。
不過這次我將目標設在除了完賽,還要從頭騎到尾,小小的得意最後有完成。
不過快到仙山最後最陡的二、三公里處時,不斷的有人下來牽車,結果我用騎的竟然也沒有比他們快,真氣人!



從仙山下到南庄,再下到台三省道,幾乎都是下坡,
但到台三省道就一路順著地勢起起伏伏,
然後轉126縣道到明德水庫還有最後一段上坡,
除了南庄街上人車多了點,一路上都沒什麼人車,
有點陽光有點風,除此外,都安安靜靜的。
我很喜歡這樣子在路上的感覺。



完賽的時間真的設得很沒挑戰性,在明德水庫時還看到很多人悠閒的在看風景,
不過明德水庫現在水位比較低,並不是它最漂亮的時候。
過了明德水庫終點就快到了。
我最後完賽的時間是我自己估算是5個小時56分,果然在完賽的壓力下,比起自己一個慢慢騎的情況下進步許多,
但是除了拍照、喝水外,並沒有特別長的休息,回到體育場就連跟獎牌合照都覺得累了。

以上用以紀念單車生活的第一面完賽獎牌。

ashowh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同事們的北橫及北宜「雙北單車騎乘」計劃,因為宜蘭豪雨及有人要值班的關係,
後來就只有四個人成行,最後定案的行程把三天改成二天,就只騎乘北橫。
結果到了宜蘭之後,當地人告訴我們宜蘭已經下了兩週的雨,我們去的那兩天雨才停,
而這週颱風又要來了,宜蘭又有豪雨特報,不得不說我們算是超好運的。


(崁津大橋)

(羅浮橋及復興吊橋)

(巴陵大橋)

從小就住在大漢溪畔的板橋,對於可以有機會騎著車沿著大漢溪谷緩緩向上,真的滿高興的。
而沿著溪谷向上,更經過了好幾座讓人印象深刻的大橋,
分別是大溪附近白色的「崁津大橋」;羅浮附近紅色的「羅浮大橋」及紫色的「復興吊橋」,
以及巴陵附近紅色的「巴陵大橋」。
不同顏色及造型的橋樑在山光水色間,真是漂亮極了。


當然我們住的明池山莊裡的森林遊樂區也很漂亮!



出發時起濃霧又下小雨,還好一路下坡,到靠近蘭陽溪時雨就停了。




從山上下來後,特別感覺羅東的熱鬧。




我們是拆前輪用攜車袋裝單車,看完風景後可沒有力氣再騎回家,
在羅東火車站結束兩天的騎乘,快樂的坐火車返家了。

ashowh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大學時我們有一群死黨,成天吃喝玩樂在一起,
其中有位是馬來西亞的僑生男同學,肉肉的很愛耍寶,
有一天他穿著一件超露幾乎是可以看到整個上半身身體的薄上衣跟我們一起出遊,
某位女同學看不下去他不斷賣弄著前胸肌肉,
竟脫口而出:真是在關公面前耍大刀...,
大家聽罷,全部都笑到翻,
因為說這句話的同學身材超豐滿,在那個還算滿保守的年代,
大家雖然都有注意到,但都小心翼翼的迴避這件事,
想不到最後在脫口而出的情況下,她說出了她心中的驕傲。
不過後來好幾年間,在我們這個小團體裡,她就得到了「關公」的小綽號。

前不久看單車雜誌時有注意到這一段:「北宜公路在雪隧通車後,完全是騎單車者的天堂」,
意思是說:北宜公路現在車很少,非常適合騎單車。
但有好到用天堂形容嗎?我的反應竟像那個「關公」女同學的反應一般,
跟苗栗比,簡直是關公面前耍大刀嘛!
在苗栗,單車騎士只要往山裡面騎去,每一條路都沒車到你會懷疑幹嘛要開這些路、這些橋。



其中我覺得最棒的路線,就屬11月1日要舉辦的仙山挑戰賽所規劃的路線了,
從苗栗市騎一小段就進入山區走錫隘隧道到獅潭鄉,
再接著騎上仙山,繼續走到南庄、三灣,最後走頭屋的明德水庫回苗栗。
沿途風景秀麗,道路狀況良好,最重要的是沒有那種連開車都很有些困難爬上去的險坡。

這麼棒的路線,總算縣政府曉得辦個比賽來吸引目光,
非常觀迎大家作伙11月1日到單車者的天堂,仙境般的山城來騎車哦!

ashowh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剛開始騎車時,總會懷疑是不是該換自己的單車,否則怎麼會騎得這麼慢。
有天終於忍不住問同事裡的單車達人汪小剛這個問題。

他酷酷的說:要換二十萬的車,不如換二十萬的腿。

其實我一聽就懂這句話的意思。
以前剛學攝影時,也總會懷疑是不是該升級自己的相機鏡頭,否則怎流會拍得這麼差。
攝影前輩也是說:要換相機鏡頭,不如先換換自己的攝影眼;整天想著換L鏡(CANON最頂級的鏡頭),不如好好使用現有的器材。

懂歸懂,但心裡頭卻總忍不住想敗家的念頭。如果現在是一萬元的腿,再花個三萬元,可以達到像二萬元腿騎的樣子,我可會忍不住的。
尤其這臺冠軍一號的名字取得這麼好,好像騎了它之後,就是冠軍、就沒有爬不上的坡,
整組超值的XT配件(聽說是單車裡滿高檔的組合),好像可以上坡如履平地...
這當然是苗栗達人單車店的老闆娘(見最上的照片)會推銷,否則這麼會讓我天天都想著這部車...。



哈哈!我知道這絕對是敗家惡魔所造成的假象,實情一定不是這樣。
但買了就只能鼓勵自己再也沒有藉口了,
就如這里程計一樣,讓自己的腿力提升到XT級的計劃,一切歸零從頭開始努力!

六月二十二日第一次試騎報告:
超好騎的!變速靈敏、踩踏起來非常輕鬆。
以前要用1-1或1-2才能踩上去的坡,現在大概2-2、2-3就上得去,當然速度也提升一些。

ashowh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上個月或是上上個月,同事問我要不要報名參加陽明山的單車活動,我稍微想了一下,
錫隘隧道我都ok了,陽明山我以前常去,仰德大道雖然長,但記得坡度並沒有特別驚人,而且我可以睡板橋爸媽家...,
沒想太多就輕快的答應了,而且順便託同事幫我報名。

直到活動前一、二週才問了當天的行程,上網一看這個活動叫:『NeverStop 挑戰陽金P字山道』。
全程75公里,總共有三個大長坡。看完詳細的內容,下巴差點掉下來,哇!哇!哇!



第一段是從故宮上仰德大德,過了文化大學、陽明公園再接陽金公路,到陽金公路最高點,約有16公里的連續上坡,
接著才是長達20公里的下坡,一路到金山。

第二段是從萬里騎20公里主要都是上坡的產業道路到「風櫃嘴」,
(風櫃嘴又叫做風櫃口,位在士林、內湖、萬里三條產業道路的交叉點上,由於地形的關係,海風會從這灌進台北盆地,故稱為風櫃嘴。)
接著會有6公里的長下坡一路滑回快靠近故宮的至善路。

第三段從至善路往明德樂園約12公里多的上坡,最後到達終點冷水坑停車場。

大學時滿常騎車(當然是機車囉!那時如果騎單車上陽明山一定會招來異樣的眼神,時代真是變了)上陽明山玩耍的,
對這些路線看完地圖後大致的位置都有些概念,忍不住想罵自己沒搞清楚就報名了,
上次仙山都不敢騎了,現在透過持續的練習,或許仙山應該有辦法上了,
但這次報名的內容大約是走錫隘隧道再接到仙山,然後乘以三倍的,看來又是一次的嚴重不自量力了。


(過了小油坑不久就是第一補給站,最高點就在附近了)
週日早上五點天沒亮就忍著寒風從板橋騎了快十七、八公里到劍潭活動中心跟另二個同事碰面,
報名了七個,只有我們三個來,好吧!至少自己是勇氣可嘉,一路上滿滿的單車朝著故宮集聚,
從來沒有看過這麼多的單車,問了同事才知道這種限時間內完賽的比賽,最主要的車種會是公路車(就是把手很低,車身及輪胎很細的車),
其次才是登山車,當然有一些小折應該是來玩的,像我騎的這種旅行車,週遭沒看到半台,大概就像是穿籃球鞋去跑馬拉松的感覺吧!
果然騎上仰德大道了,後方的公路車、登山車一台台的超越我,
不過我也沒有想太多,只想趕快騎到第一補給站休息一下,最重要的是有一段長長的下坡等著我了。


(一路往金山滑時,後方的陽明山風景)
滑到金山時,老實說,還沒有太累,大概是我平常可以騎的坡度及距離,
但第二個上坡時,疲累就慢慢的來了,先是屁股,再來是腿部,滿多人在大坡度時下來用牽的(後來爬文才知道這叫『扶輪社的』),
但到後來我愈騎愈慢,看著前面的人用牽的,我死命的騎竟然還追不過,真是氣死了,最後下來拍這張照片,



就是從最下面的萬里海邊騎上來的,好了決定也下來當扶輪社的,
走了二、三公里,再騎一陣子總算到了風櫃嘴,我的腳再繼續騎大概就要抽筋了,
我應該沒辦法再騎第三個上坡了,下坡滑下去第三補給站後不久就回到出發點的故宮,
好,我記住了,這就是p字山道,下次一定要給它完成。

再從故宮騎回板橋家,一天內騎了約一百公里,算是我有生以來騎單車騎最久的一次了。
好吧!每次的不自量力行為,好像總能慢慢進步一點點,應該算是好的吧!

ashowh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沒騎車之前,成天上班下班,根本都忘了身體有在動、有在呼吸。
(住家就在辦公室旁邊,往往就會變成這樣)
開始騎車後,漸漸的感覺到身體規律的隨著輪子轉動,也感覺到了自己的呼吸(原來會很喘)。

現在也會在平時找機會離開辦公室,看看辦公室及住家以外的環境。
會關心yahoo的天氣版,原來下不下雨是跟我是有關係的,原來現在天氣暗得快、風開始大了...

最重要的是想法變了。

以前總覺得苗栗是習慣都市生活的人的地獄,
很少有藝文活動、逛街買東西不方便就算了,甚至連吃東西都不方便。
以前有個美食主義的上司曾對我說:你們吃素的人就不用出國了,因為出國不就是要享受美食...
記得我那時就很哀怨的對他說:不要說出國,連在苗栗都很可憐。

以前最常去北苗的寶光素食吃麵,但後來老闆決定結束營業,
她舉一個例子說在苗栗作生意真難,
她買了10顆粽子,一顆買進來15元賣給客人25元,
結果最後只賣了7顆,3顆熱了賣不出去只好自己吸收成本,
如果10顆都順利賣出去,但再算上店租、水電及人事成本,根本沒有賺頭...
結果我就只能吃南苗的素食便當,一吃就是六年多(老闆還以為我多喜歡他們家的便當呢!)

苗栗市所有的不便,其實完完全全就在於人真的太少了。
在地的人說,二十年前是九萬多人,二十年後也還是九萬多。

但最近看騎單車的人騎過北宜公路後說的一段話:「在雪山隧道通車後,北宜公路是騎車者的天堂...」之後,
我直覺得想到在台72線快速道路(後龍到大湖)通車後,台6線省道是苗栗騎單車的天堂,
後來想想不對,範圍應該不這麼小。
因為幾乎全苗栗的道路都沒車,原來全苗栗都是騎單車者的天堂。

更之前在明德水庫騎車時遇到一群車友,其中一位好像是苗栗單車協會的會長,
聊天的過程我好像說了一段不該說的話:「我覺得明德水庫雖然漂亮,但仍然比日月潭差一點...」
會長很不以為然,他認為明德水庫完全沒有開發(因為沒人吧!),比起日月潭來,更保有自然及沉靜...。

再獨自騎過明德水庫親自感受多次後,我深深的認同了。

ashowh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中時我們社團的同學最愛從板橋坐車到淡水,接著坐渡輪到對岸的八里,
然後再租協力車騎到更遠的海釣場。
當初到底是誰想到這樣子的行程已不復記憶,只記得每次月考結束的那個下午,
我們總會像候鳥般的出現在八里。

沿途有那些景觀其實並不太記得,
應該是坐渡輪時可以看到觀音山,河裡有垃圾不怎麼乾淨,
騎上協力車到海邊,偶而會看到一些紅樹林,不過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海邊有好多好多的海蟑螂。
但我好喜歡那個時候的海釣場海邊,
整個海邊就我們這群人,看著遼闊的台灣海峽,吹著鹹海風,身旁有可以談天嘻鬧的好朋友,
是好單純開心的青春時光。

二十年後再重回八里,同樣的也是騎協力車,不過這次我可是跟更年輕的小美女共騎哦!
(擔心橞蓉自己騎會騎不到,而她又太大隻不能坐嬰兒椅,試了協力車後竟很ok,想不到我們家女兒已經大到可以共騎協力車了)



不過小孩子只要看到有溜滑梯一定吵著要下來玩一下,還好下午時,八里這邊是可以擋到夕陽的。
冠椿自己騎著他的小車一路衝最先,竟然可以三重八里來回騎完全程,好厲害!



淡水河經過美麗的關渡橋後即將出海,河面寬廣偶有渡船行經,對岸的樓房一排排高高佇立在岸旁,更遠是陽明山,再更遠則是藍天白雲。
騎在設計良好的單車道,微風輕拂,看著對岸淡水在金色夕陽照耀下的建築物,
聯想到最近開車時被電台密集放送的「美河市」及「台北灣」售屋廣告,
「我在美河市找到一份自然,一份寧靜...」,「...山水海景,人文休閒..,海灣第一景,台北灣」,
儘管很受不了那怪異的做作聲調,但似乎有點體會那些河岸房屋廣告想要訴求什麼了。

ashowh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竹往南的西濱快速道路一直以來是我返回苗栗遇到塞車時救命路線,
但印象中就只記得它離海岸線很近,有幾支巨大的風力發電機佇立在海邊...

最近開始騎車後,有特別注意搜集一些離苗栗近一點的自行車道,
這週六跟太太家的人相約要帶冠椿他們從三重騎車去淡水,
所以乘著週五冠椿月考讀半天的機會,下午就載著小折跟他的小車開車到新竹見識一下這條人人稱讚的自行車道。
順便測試一下兒子的騎車能力,以決定週六到底是要讓他自己騎,還是租台子母子載他。



起點是新竹的南寮漁港,其實距離苗栗仍有一段距離,開車開車冠椿就在車上睡著了。





騎乘不久後就會注意到一棟顯目的建築物,觀看了介紹才知它竟是新竹市的資源回收場,
沒有想像中焚化爐的惡臭及醜陋,反而是一個相當美麗又與附近景觀協調的建築,
委請貝聿銘建築師事務所設計果然不同凡響。





過了一個人工小運河後,再一路往下騎,有廣闊的沙地海岸景觀,以及一大片的紅樹林。





再下來算是中段的有名建築-彩虹橋群,
仔細看了橋名,有彩虹一橋、彩虹二樓、彩虹大橋及彩虹小橋,
七彩的顏色,配合四週是大片的紅樹林,在夕陽的金黃色照耀下,很是好看。

再過去是鳥類棲息的大片濕地及風力發電組,因為時間已晚,等下次再去吧。
不過經過此次測試,對於我們兒子的體力更加有信心了,淡水行應該他自己騎就好了!

ashowh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以前學攝影時一開始一定會教光圈快門對照表。
原則就是大光圈(因為進光量大)就要配合較快的快門(讓進光的時間減少),
而小光圈(因為進光量小)就要配合較慢的快門(讓進光的時間長一點),
透過光圈及快門的調配,來讓感光原件(底片或ccd)能曝光正常。
例如(f4、1/125)(f5.6、1/60)(f11、1/15)(f22、1/4)...
這樣子雖然都能曝光正常,但拍攝的景深(畫面前後清晰的範圍)結果卻差異很大,
大光圈下的畫面清晰範圍只有一點點(就是前後都會模糊),
而小光圈下幾乎整個畫面前後都清清楚楚。

這陣子單車騎下來,我發覺:原來我們看風景的速度跟攝影是一樣的。
為什麼呢?
以攝影的景深配合交通工具的速度來說明:
開車時速125公里,看到的風景往往只有一點點。
騎車時速60公里,看到的風景會多一點,但範圍仍不夠大。
騎單車時速15公里,幾乎所有的畫面都清晰。
走路時速4公里,當然就全部清清楚楚。
走路太慢,而騎車開車又只能見到浮光片影,
唯有騎單車兼顧速度又可以看到最多的風景,所以我說它是最棒的賞景速度。

後記:
上週六從板橋我家騎到太太三重家時用tiara拍了上面這張照片,
這條路騎車開車走了很多年,但沿途的風景卻很陌生,突然有此感想。


ashowh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國慶日同事相約去騎仙山。
到仙山之前要先踩踏過錫隘隧道,對於上仙山的陡我早就知道,
但錫隘隧道開車經過多次,印象中不就是稍有起伏的平路?同事們露出待會你就知道的詭異笑容...
一路持續的上坡,雖沒像仙山那麼陡,但彷彿沒止盡般。
路果然要親自踩過才知道實際的狀況。


集合出發前的合照。



出發囉!



經過美麗的經國路。



沿途風景秀麗、少汽機車而多單車(很羨慕他們一路的往下滑)。



中途休息站(土地公廟的涼亭)。



這就是苗栗單車界大名鼎鼎的「錫隘隧道」。





過了隧道一路下坡,不久看到重機車聚集的全家便利商店,寧靜的獅潭鄉到了。





我的終點「仙山仙草冰店」(至少也有個仙山)。
每次到獅潭出差總會到這裡吃個好吃的仙草,但唯獨這一次覺得它不只好吃,簡直是人間美味!
這家店服務很親切,對單車騎士也超友善,對於我們的裝水等要求全都笑臉的服務,而且腳踏車可放在店前並且提供鎖讓我們上鎖呢!





吃完冰後其他人要繼續騎上仙山了,送他們一小段。
加油!仙山,等我下次更強時再來!

ashowh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辦公室的年輕同事找我國慶日騎車去仙山。
仙山?我真感謝他們瞧得起我,不過老實說,仙山我連開車都覺得好陡好陡。
不了解自己的能力之前就拒絕似乎對不起人家的好意,所以週三下午決定請半天假試騎一下銅鑼九華山。
儘量找有坡的路騎,第一張照片是繞到大將軍社區的後方往下看時拍的,這就是我生活了六年多的苗栗市。

從小路繞出來後走台13線,看到大大的石頭上刻著銅鑼鄉,九華山就在附近了。

天空及雲朵都很漂亮。

會想騎這段,是不久前有看到雜誌介紹這裡的自行車道,還號稱是全台最美的自行車道。
一路爬坡往大興善寺就只有一片緣意,我覺得風景只是ok而已,全台最美顯然過譽,或許杭菊花季時會漂亮些。

舊的大興善寺前幾年已搬到三義去,現在是另外的師父過來主持,跟鼎盛時期相比人潮差了許多。
記得七、八年前還在板橋服務時,工作上遇到了煩心事,一位學佛的師姊帶我坐遊覽車從台北到九華山朝拜,
跟佛菩薩說了些什麼及當時的心情已不復記憶,但當時在車上從山下跪誦聖號及沿路遊覽車一台台往上的盛況一直記在心裡,
當時想不到的是,沒多久自己調到附近的苗栗市工作,大姊也嫁到銅鑼,這個當時遙遠陌生的地方現在竟如同自己後山般的熟悉。
這天就只看到這台遊覽車,還好來得及拿出相機拍下來。

過了大興善寺馬上會看到一大片的茶園,以前開車最遠就只到這裡。

再往下是一條古道,叫「挑鹽古道」,聽說是以前通霄海邊的人挑鹽到靠山的苗栗銅鑼出售所走的路。







一段長長的下坡將我剛剛的上坡辛苦還給我,最後到了一個觀景台,觀看通霄苑裡及夕陽的視野超好。
好吧!到了這裡看到這樣的風景,我認為縱使不是全台最美,仍然算是一個風景很棒的自行車道了。

距離及坡度只有仙山的二分之一,騎起來都感覺吃力,更何況是有時間壓力團隊騎車,
明天的仙山行應該要再考慮考慮,或許陪他們騎到獅潭吃個仙山仙草冰,再自個繞明德水庫回來才是明智的選擇!

ashowh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同事們知道我上週到外埔漁港拍夕陽,紛紛讚說是個好主意,因為颱風前的夕陽會出現一大片火紅的大景色...,
結果看了我拍的照片之後,就有人質疑:為什麼沒有傳說中的大景。
啊!真是說中我那天的痛處。
因為當天是要拍風景而且又是騎車前往,所以相機的第一優先當然是最輕最小的pentax單眼加上20-35的廣角鏡,
至於底片因為是要拍夕陽,所以就用400度的,數量嘛,我想兩捲應該就夠了吧!
豈料沿路拍攝,還沒到海邊就被我拍掉了一捲,看到夕陽快下沉了,又猛按了好些張快門,等到夕陽完全西沉,剛好拍完了所有的底片。
準備收拾東西回家時,突然前方、左方及後方的天空完全籠罩著大片的火紅顏色,
啊!真是幸運能目睹到這樣的大景;但轉接著又有著無限的懊悔,
手中有適當的器材,只因自己先前的的貪心而沒留下一些底片來等待,
我真願意用前面的一整捲底片來換這一格的拍攝。
突然記起攝影的前輩曾說:永遠要記得留一格底片。
(最後只好拿起手機來拍,但那感覺就好像「搶救雷恩大兵」那部電影,湯姆漢克在最後彈盡援絕時,仍不死心的拿起手槍一發發的遭敵人射擊般。)

懷著複雜的心情緩緩的往回程的路途騎去,沒多久一種熟悉的感覺強烈襲來。
永遠記得這種感覺。
當兵時,在花蓮美崙的花防部受訓三個月,幾乎每天都要行軍到四八高地(就是七星潭的上方)接受野戰訓練,
其實以受訓的層級來說,我稱這種訓練是五星級的享受,
畢竟是在全國風景最漂亮的地方受訓,前有世界最大的太平洋,後有台灣最雄偉的中央山脈,
旁有花蓮最美麗的海灘:七星潭,更遠處是機場,不時會有飛機起降來點綴天空,
如果要全副武裝跑跑跳跳,這裡無寧是被迫中的全國最優選擇了。
但麻煩的是大量的運動後總容易肚子餓,而我們中餐吃的是伙食兵準備永遠吃不飽的便當,加上又不準吃零食,
所以傍晚再行軍回營區時,我記得在經過美崙飯店不久後的上坡,這種頭昏腳軟感覺總會出現。
這種不舒服感才真正讓我對當兵這件事極度的不滿(為什麼連小蜜峰的東西也不讓我們買呢?)
那時就好懷疑,是不是我身體轉換儲存養份的器官出了問題了呢?

而工作後,這個問題雖也曾對我造成一些的困擾,
最後總會記得每次上工前,無論如何要吃得非常非常飽,漸漸的我都快忘了有這個麻煩。

那天騎沒多久,饑餓感突然來了,而且愈來愈強烈,強烈到只能下車牽著車緩緩前行,
還好這時代雖然沒有小蜜峰,但總有便利店吧,印象中前方路口就有一家。
但頭昏昏腳步又輕浮,那家店怎麼彷佛永遠走不到呢?
勉強拖著身體又牽著車子總算走到了那家OK便利店。
結果這短短的一、二公里,竟是我當天最最辛苦的一段路。

ashowh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最最流行的應該算是瘋自行車了。
這陣子我也抓住這流行的尾巴,跟同事買了一台二手的捷安特腳踏車,
雖然是一台可以環島的車,但我著眼是能騎到附近的河濱公園逛逛。
同事們看我騎得滿熱衷的,也開始邀我一同去晨騎及夜騎,
問了目的地,原來是後龍的「好望角」,大約知道在那裡,風景應該很漂亮(就是等一下看到的照片有風車的地方),
當我說顧慮到時間時,同事急忙的說:不會很久,來回約一個半小時...
(哇勒!我騎河濱公園一圈就要一個多小時,我那跟得上你們)
因為仍然是一個大肉腳,所以只能婉拒他們的好意,但心裡就想著找一天自己試騎看看。

颱風來的前一天下午,天空雲朵變化快速,突然想起了這個騎車的計劃。
趕緊請了假,目的地就是後龍海邊。一開始就沿著後龍溪前進,最先看到的是上面二張美麗的紅色「新東大橋」。

再來是「玉清大橋」。

接下來的是「頭屋大橋」。

路上沒什麼車子,跟著前面一個阿伯的腳踏車緩緩前進(世界真的變了,騎腳踏車的竟然不會比機車少)。

最後是「北勢大橋」,這些橋配合天空的雲彩真是漂亮、夠氣勢!

過北勢大橋後,接著走河另一邊的縣道到後龍,風勢愈來愈強,吹得稻草起伏快速。

過了後龍鎮中心後,再繼續往海邊前進(不過我已決定到我常去的外埔漁港),經過西濱快速道路時,由路橋上往下拍了一張(不是刻意等沒車的時候,而是一直都等不到車)。

最後,總算到達了外埔漁港。



果然看到了一般時候見不到的美麗夕陽。
真棒的景色!


後記:前前後後花了五個鐘頭,距離跟同事團練的標準還非常遠,要繼續努力練習!

ashowh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